記者 邱孝恩 戴綉珊 報導 / 攝影 邱水文
隨著《再生醫療法》與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》即將於2026年正式施行,立法院厚生會因應國家產業升級需求,日前隆重舉辦「再生醫療推動委員會」成立大會暨首次委員會議。此次推動委員會由民進黨立法委員劉建國擔任召集人、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擔任主任委員,期望透過委員會平台,匯聚產官學研專家智慧,深化法規實施、加速產業落地,協力打造台灣成為亞洲再生醫療重鎮。
此次成立大會,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蘇巧慧、副會長陳菁徽、秘書長王正旭及創會會長黃明和均出席力挺,展現立法院對生技政策推動的高度共識與決心。
召集人劉建國指出,再生醫療雙法立法過程歷經三屆立法院,終於在去年三讀通過。委員會的成立,象徵台灣從「法制建立」正式邁入「實質推動」階段。他強調,接下來的重點將著重於凝聚產業共識、完善審查機制、鼓勵技術創新,並推動臨床應用普及,讓政策真正落地、發揮實效。
會長蘇巧慧與秘書長王正旭亦回顧參與立法歷程,皆強調「立法只是起點,落實才是真正的挑戰」,並承諾厚生會將持續關注政策推進,為再生醫療發展注入立法動能。
副會長陳菁徽指出,面對全球供應鏈變局與技術競爭,政府應擴大資源投入生技醫療產業,強化產業原料自主與製程優化,並持續提升審查效率,以助台灣生技業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,成為「下一座護國神山」。
主任委員林欣榮則直言,目前臨床審查流程繁複、效率不彰,應加速整合行政機關與審查系統,提升數據分析能量,並建議針對同類型細胞產品可考慮共用臨床數據,降低研發門檻、激勵創新。
劉建國補充,期盼委員會能穩健運作,協助再生醫療體系逐步健全,不僅可讓更多重症患者及早受惠,更將為無數家庭帶來新希望,也讓台灣在全球再生醫療領域占有一席之地。
【會議結論與政策建言摘要】
1. 落實建言納入子法規劃:
衛福部將彙整委員們提出之意見,納入再生醫療相關子法內容,確保法規更貼近實務需求。
2. 擴大政策應用與鬆綁規範:
逐步擴大再生醫療運用範圍,推動早期評估、早期使用,並定期檢討自費限制,適度鬆綁門檻,加快受惠速度。
3. 建立成效追蹤與資料庫:
建議衛福部建立再生醫療療效追蹤系統與關鍵因子資料庫,並盤點國內細胞庫資源,強化學術、臨床與產業整合。
4. 年度成果公開透明:
未來每年應公開推動成果,盤點實務困境與法規落差,作為政策修正依據。
5. 提升國人識能與政策宣導:
加強再生醫療科普與民眾教育,提升國人對再生醫療的正確認識與參與意願。
本會強調,再生醫療將是影響未來十年國人健康與產業轉型的關鍵政策。厚生會與再生醫療推動委員會將持續扮演政策與實務間的重要橋梁,確保台灣在國際生醫競爭中脫穎而出,打造全民健康與產業競爭雙贏新格局。